立陶宛駐中國大使館。(圖片來自台媒)
中國台灣網12月16日訊綜合外電消息,立陶宛外交部15日對外稱,已召回該國駐中國臨時代辦所謂“回國述職”,其駐中國大使館的工作暫時會“遠程運作”。可笑的是,立陶宛自行將駐華外交機構搞到“人去樓空”,卻自己又編造了一個所謂“安全考慮”的借口。所謂“消息人士”稱,立陶宛外交官們擔心失去外交豁免權,待在北京可能存在所謂“安全風險”。島內民進黨當局聞風後迅速做出反應,不僅綠媒見風使舵、大肆炒作,台涉外部門第一時間跳出來稱“與立陶宛站在一起”。巧合的是,島內也同時放出消息,立陶宛在台的所謂“代表處”將在明年1月“開張營業”。
立陶宛媒體:立願與中方磋商全麵恢複使館工作
綜合外電消息,立陶宛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奧德拉・恰皮恩已離開使館,將返回維爾紐斯進行磋商。由於立陶宛在北京沒有其他外交官,大使館將“遠程工作”。立陶宛媒體稱,目前正在討論立陶宛駐華使團和中國駐立陶宛使團的“技術情況”,等待中方決定是否延長立陶宛駐華外交官的資格。立陶宛願與中方繼續磋商,在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後全麵恢複使館工作。
消息稱立陶宛駐華大使館“空無一人”
11月18日,立陶宛不顧中方抗議及交涉,允許民進黨當局在該國首都設立所謂“台灣代表處”。11月21日,中方宣布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11月26日,中國將駐立陶宛外交機構更名為代辦處。有外媒引述所謂“消息人士”的話稱,19名立陶宛使館人員及其家屬已離開北京飛往巴黎,曾經的立陶宛駐華大使館15日顯得空無一人,敲門或打電話都沒有人回應。
外媒炒作立陶宛撤離外交代表團是因“安全堪憂”
而外媒則炒作稱,立陶宛撤離外交代表團的根本原因,是該國與中國大陸之間的關係,近期因台灣問題而急遽惡化。有台媒引述所謂“立陶宛外交界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政府近來多次施壓要求立陶宛正式將大使館改為“代辦處”,且已先發製人,不讓使館人員享有相關禮遇。
英國《金融時報》15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中國政府要求立陶宛駐華人員將外交人員識別證交給中國外交部,以正式將其身份降級。“維爾紐斯方麵擔憂相關人員將失去外交豁免權,若持續待在中國,人身安全堪憂。”
民進黨當局配合炒作稱與立陶宛“站在一起”
民進黨當局的外事部門也迅速配合立陶宛方麵進行炒作,其發言人歐江安15日宣稱,台灣方麵將持續與立陶宛“站在一起”。民進黨當局派駐美國的所謂“代表”蕭美琴也在接受采訪時稱,台灣方麵會在所謂“善意循環”裏,深化與立陶宛的“經濟關係”。
外交部:立陶宛背信棄義公然製造“一中一台”
中國外交部此前在回應相關問題時指出,立陶宛背信棄義,公然違背中立兩國建交時向中方所作政治承諾,在世界上製造“一中一台”,嚴重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國際上開創惡劣先例,性質極為惡劣。我們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定維護自身核心利益。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标签: 網站與搜索引擎的信任危機,原因分析與解決方案官方宣布!李慶桓老先生擔當起福瑞達身心健康經理康婷集團與天津市西青區啟智學校小天使們共同歡慶六一禮讚建黨百年掌握SEO必備技能,助力網站排名提升(從優化到內鏈布局)年中大促銷來啦!你買的護膚品靠譜嗎?一分鍾教你查!
评论列表
全國總杠杆率穩中趨降 下一步將主攻國企降杠杆|國有企業|實體經濟|GDP
新一輪促民資政策集中出台 國企混改和PPP項目成重點|民間資本|混改|PPP
年內第十四次變相降準落地 央行昨開展MLF操作4370億|央行|MLF|貨幣政策
專家:2017年GDP增速不會低於6.5% 建議降準2-3次|GDP|降準|貨幣政策
央行開展2455億MLF 利率上調10基點|央行|MLF